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力量
人才培养
科研创新
学科建设
产创融合
党群工作
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科建设
声谷论坛
声学科普
研究生实践
苏州市声学学会
11
2022-10
声音减轻疼痛原因破译
【科技日报合肥2022年7月10日电】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教授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刘元渊教授团队以及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副教授团队合作8日在《科学》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声音镇痛的关键因素及神经机制。 早在1960年,《科学》杂志就发表过一篇论文,发现在牙科手术过程中,音乐能够调控病人情绪,并指出噪音也能够产生镇痛效果。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声音可以减轻...
11
2022-10
成本剧降 智能手机附件能测试中耳功能
注射器和压力传感器用以调整耳内压力、推动鼓膜。声波入耳,提前录制的声音用来测量鼓膜的活动幅度。图片来源:华盛顿大学Dennis Wise 《通讯·医学》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健康技术研究,报告了一种新开发的智能手机附件,可用于测试中耳功能——中耳在传导人们听到的声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一基于智能手机的设备组件的价格为28美元(不包括手机价格),而传统此类设备采购价格可高达5000美元,这意味着它在资源有限的低收入国家...
29
2022-09
“声”动理工:2022年第6期声谷论坛举行
9月28日下午,“苏州·中国声谷”2022年第6期“声谷论坛”举行。本次论坛由我校与常熟经开区联合举办,采用线上交流互动方式进行。声学技术现代产业学院、经开区科创园相关负责人出席,声学实验班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双创项目团队,以及经开区青年团员、苏州市声学学会代表等120多人线上参加学习。本期论坛由声学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韩志达主持。 论坛特邀南京大学潘中来特聘教授刘晓宙作专题报告,主要围绕超声无损检测...
06
2022-09
面对婴儿人们会自然改变发声语调
视觉中国供图科普时报讯(记者吴桐)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代谢》日前发表一项研究指出,在面对婴儿说话或唱歌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发出声音的方式是一致的。该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婴儿说话或唱歌的方式可能具有一个共同的经过演化的功能。婴儿指小于1周岁的儿童。婴儿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体重大约为9000—10000克。来自对许多不同动物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动物发...
08
2022-08
“声”动理工:2022年第5期声谷论坛举行
8月7日下午,“苏州·中国声谷”2022年第5期“声谷论坛”举行。本次论坛由我校与常熟经开区联合举办,采用线上交流互动方式进行。声学技术现代产业学院、经开区科创园相关负责人出席,声学实验班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双创项目团队,以及经开区青年团员、苏州市声学学会代表等140多人线上参加学习。本期论坛由声学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韩志达主持。论坛特邀原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政策法规处(专利执法处)处长陈苏宁作《专利权的实施...
27
2022-07
2022年7月27号中国声学学会科普基地认定函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尾页